
7月29日,驻临省、市人大代表和县人大代表开展三级人大代表联动履职,对三十六湾重金属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工作进行视察。郴州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建军,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谭晓亮参加视察。
代表们先后来到南方矿业采矿厂污水处理厂、采矿作业竖井提升工区、安全监控中心调度室等地,实地了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尾水处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受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十万大军”乱采滥挖乱选影响,临武县三十六湾地区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选矿尾砂水直排入河,尾砂淤积在河道,河边耕地寸草不生,污水横流,触目惊心。自2005年开始,县委县政府以刮骨疗伤的方式,对三十六湾矿区实行“休克疗法”重拳整治,实现了该地区从大乱到大治的转变。从2007年到2013年,由政府主导,将三十六湾矿区的持证矿山进行整合,只留下南方矿业与香锡公司两家采矿企业,并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升级,淘汰原有落后产能,根治历史遗留污染问题。截至目前,三十六湾区域共获得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资金项目19个,总投资达11.3亿元,并已全部完工,尾砂固化处理1300多万立方,当地马家坪省级水质监测点水质由劣V类转为Ⅳ类。
代表们认为,临武三十六湾的生态环境在最近十余年间有了很大改变,省、市对临武生态环境的评价排名靠前,摘掉了“劣V类”水质的帽子,原本矿区戈壁荒漠般的景象如今换成了青山绿水,真正将“保护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到了实处。针对存在的问题,代表们希望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够严厉打击非法盗采、破坏矿山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维护良好用地秩序,加大治乱、治矿、治山、治水、治污力度,进一步争取上级对三十六湾重金属和生态治理的资金支持,加大对有色产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企业要坚定发展有色产业的信心,在技术创新、用活政策、内部管理、环境保护和市场研判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不断提高管理质效、建设更美的绿色矿山,让三十六湾地区在临武社会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起到更大的作用,走出一条适合临武的绿色发展之路。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熊柳平、盘建顺、黄亮平、李征文参加视察。
责编:邝东昱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动画解读《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五大亮点彰显“湘”式态度、力度、温度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2日)
警惕基孔肯雅热!广东佛山已超2000例感染
这个“加法”,何以产生“乘法”效应(文化中国行)
湖南日报观察头条丨七月郴州,好戏连台——“农文旅体”奏响融合乐章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1日)
昆剧《湘遇·湘昆》在郴州首演
改革为人民|千年天堑变通途
下载APP
分享到